感受,是非暴力溝通(Nonviolent Communication, NVC)裏面重要的元素。不過在日常生活中,假如問人們有什麼感受?聽到的不是「快樂、憂傷、自在、生氣」這類感受的詞語,而是「他很討厭」、「我沒用又沒有面子」這些帶著感受的想法或評論。在春天NVC團契裏,我們試著以一個切身的「羞恥」例子,去說明之。
其中一位團契參加者A,回憶其前上司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:「連個game字都唔識讀,係game(聲量加強貌似標準英美腔),發音是要這樣的。」
那一刻,A心裏想的是:
「車,你好叻咩,肯定係你最近都被糾正過,先至黎搞我姐。」
過了一會,A心裏另一把聲音出現:
「我真係無用,連個game字都讀錯,覺得好羞家。」
A心裏的聲音,混雜了感受和想法。「我真的沒有用」、「你覺得你很厲害嗎?」等等,無論是自責,還是責罵別人,都是想法或評論。當中真正的感受,其實是憤怒和羞恥感。
對自己誠實
分開感受和想法,讓我們進一步觸碰自己的內心。當我們重新感受到,那一刻流過身上的羞恥感時,反而會感到釋放。因為,我們對自己誠實。人前,或即時反擊,或輕描淡寫帶過,是為了保護自己;夜深人靜、獨處之時,我們渴望對自己誠實。
羞恥感,背後指向的需要,是接納、肯定、尊重。於是問自己,「就算永遠英語都說得不標準,永遠都讀錯個game字,我還願意接納自己嗎?」答案是肯定的,因為我們渴望無條件的愛和接納。接納自己,因為這就是我;耶穌也接納我們,不因我們英語說得是否標準。
羞恥感背後的定見
羞恥感,亦與社會規範(social norm)或主流想法息息相關。在香港一直以流利英語、英美口音為尚,於是羞恥感的背後,還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想法:「英語說得好,較為高尚;英語說不好,看不起自己。」在NVC裏,這樣的想法是「為自己設限的定見」(limiting belief),因為這些想法,有牢固的好壞觀念,把動態的、多樣的可能性,限制在某個定見之中。
在充份聆聽自己、愛錫自己過後,心量漸寬,我們可以嘗試採納不同的觀點,挑戰這些定見。例如崇尚英語,是世界殖民地歷史的影響,語言之間本來沒有高下之分;即便是說英語,不同地方人們皆有其口音,口音本來也沒有高下之分。以語言、口音分高下,是因為我們聯想到資源的不平均分佈,其中所反映金錢上的貧與富。
在擴闊理解、跳出定見以後,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,假如我內心深處仍想說得一口流利英語,是為了什麼需要?是為了生活安定,找一份收入可觀的工作?是為了讓自己與世界不同地方的人連結?還是純粹因為語言的美?或是挑戰自己,希望有多一項能力?不論原因為何,我們再不必受苦於「英語說不好,看不起自己」的定見,也毋須以羞恥、取笑的方式去推動自己學習。
第一次,我們感受到,自發地學習的自由與美好。
第一次,我們從心底裏擁抱自己,無條件地接納自己。
內心的自由
很多時候,我們或反擊,或逃避,也不願意面對自己的內心。我們多麼渴望,藉由指罵對方,可以減輕自己的羞恥感。因為我們真的被刺痛了,痛得讓人不想面對。在NVC的教導裏,有這麼一句:「痛苦之處,乃真理所在。」唯有直面內心的痛苦,去聆聽去理解,真正明白自己,才能有誠實,才能得自由。
在此祝福大家,通過羞恥感,重新去認識、連結、接納自己,與自己談一場甜蜜的戀愛。
Commentaires